評論家張鐵志2012年起擔任香港《號外》雜誌總編輯兩年餘,讓他的思考觸角在耕耘台陸文化、社會、政治領域多年外,又能深入香港。近來他出版的《燃燒的年代》(印刻),就是他近年探索、批判兩岸三地文化的結集。該書依台、港、中分為3部分,共有50則文化、社會觀察紀錄,篇篇扣合時代脈動、新聞事件與文化省思。例如在台灣部分中,從黃春明百果樹紅磚屋保存事件,論述文化起義的可能性;從電影《太陽的孩子》,談原住民青年世代如何可能改變傳統政治。書中就香港文化的觀察與省思,對兩岸三地中最不熟悉香港的台灣讀者,更會眼睛一亮。不論是香港電影工業北上(前往大陸)、獨立電影創作者興起、獨立音樂衰微等現象,或2008年菜園村因興建深港高速鐵路遭拆事件、香港歌手何韻詩近年結合文化與社區運動的「18種香港」巡迴演唱,張鐵志都由點而線而面地帶出對香港現況的思考。其中與台灣部分並陳最有趣的,是兩地類「小確幸」現象的重新詮釋。張鐵志指出,台灣常遭批評的「小確幸們」並非只有愛吃甜點然後自拍,而是往往藉由產品,強調出在地經濟、有機農產、手作精神、社區連結或獨立文化的進步性,只是老一輩仍持守經濟發展或個人成功才重要的傳統價值,忽略新一代的進步性。張鐵志觀察,在香港,青年們也越來越揚棄過去主流的中環價值,追求起社區保育、本地正義、本土農業、支持小販及各種獨立文化創作,而這背後源於對香港城風貌近年大變的反思:商家因應陸客大量湧入,不斷蓋新商城、拆小店;人群過於擁擠,影響港人生活;甚至奶粉、醫院床位、幼稚園都遭搶奪……張鐵志認為,這都是「後中環價值」的由來。在中國部分,張鐵志也一一就文化事件記錄兼省思:從戴立忍道歉事件,討論到台港和中國歷史軌跡對公民參與思考的巨大差異;從紀錄片《少年小趙》中愛國青年如何成為憤青,看大陸青年不同階段的演變;從中國搖滾樂漸消逝,感嘆「不會再回來的生猛中國」……若想快速從青年文化人眼中看兩岸三地變化,此書是不錯選擇。燃燒的年代。圖/印刻提供 分享 facebook

53ECFAAB62ADA69B
arrow
arrow

    theodou7d3q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